大冶资讯网

数据统计:五十年来我国热得越来越早!防中暑指南趁“热”查收

2023-06-18 08:14:01 来源:腾讯新闻

受访专家: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长聘教授、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主任 蔡闻佳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家璇

自6月13日以来,北方多地出现37℃以上高温,局地气温突破40℃;6月15日晚,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发布今年首个高温中暑气象预报,较常年平均首发日期提早13天。根据中央气象台预计,6月17日起高温天气将减弱,6月18日高温天气基本结束,但连日来的高温天仍让人们不禁疑问:怎么感觉一年比一年热?为什么今年热得这么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年比一年热,一年比一年早

日前,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下文简称《气候报告》)指出,由于温室气体达到创纪录水平,全球陆地、海洋和大气发生变化,该趋势还将持续数千年之久。《气候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3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持续上升。在此影响下,2022年全球平均温度比1850~1900年的平均值高出1.15℃。气候变化将成为21世纪最大的健康威胁,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幸免。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异常气候事件的强度更大、时间更长、影响更为显著。可见,“一年比一年热”并非空穴来风。

“热得一年比一年早”也不是错觉。@中国天气统计发现,近五十多年,我国的夏天来得越来越早。以6月中旬为例,1971~2000年平均的夏季前沿刚抵达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仅有辽宁中部进入夏天;到了1991~2020年,夏季范围明显扩大,囊括了辽宁西部、吉林西部以及黑龙江部分地区,云南、四川、山西、河北、内蒙古等地的夏季范围也有所扩大。从直辖市和省会级城市情况来看,对比1971~2000年和1991~2020年数据,南昌、重庆、银川、天津等地的夏天提前幅度超过10天,杭州、长沙、武汉、南京、太原等地提前5天以上,石家庄、郑州、合肥等地也都有提前的趋势。

今年6月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就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6月11日,石河子出现6月首个40℃的高温天,托克逊连续两天46℃,吐鲁番46.9℃,而此前在吐鲁番盆地这种“火炉”地区,45℃以上的高温直到七八月份才会出现。

厄尔尼诺强势来袭,明年可能更热

据国内外报道称,导致全球气温持续升高,夏天越来越热、热得越来越早,或是因为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平均每2~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12个月,它会影响太平洋周边地区的洋流和气流,进而给各地天气带来变化。比如,干旱少雨的地区可能发生洪涝,某些多雨的地区可能出现干旱,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等。1951年以来,全球共发生过20次厄尔尼诺现象,其中有3次超强厄尔尼诺,分别出现在1982~1983年,1997~1998年以及2014~2016年,每次全球都出现了气候异常和极端天气爆发的状况,我国也不例外。

当地时间6月8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厄尔尼诺警报,宣布这一气候现象已经出现,预计秋冬时节会达到中等至强程度。此前,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说,异常顽固的“三重拉尼娜”现象已经结束,热带太平洋有60%的可能将在5~7月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中性状态过度到厄尔尼诺现象,这一可能性在6~8月将增加到70%左右,7~9月将增加到约80%。

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温的影响通常在它出现后一年内显现出来。因此,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表示,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导致全球变暖的新高峰,2024年会打破最高气温纪录,全球都应做好准备。

衣食住行防暑攻略

极端高温不仅会导致死亡风险上升,传染性疾病、病媒生物传播导致的疾病也可能增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复旦大学等联合研究表明,热浪会导致中国居民死亡率增加7%,其中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均显著增加,长期居住在气温中等地区的人群对热浪的反应更敏感。《中国版柳叶刀倒计时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报告(2022)》(下文简称《柳叶刀倒计时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的人均热浪暴露天数比1986~2005年的平均值增加了7.85天,这导致相关死亡人数增加了约115%。全球范围内,登革热病毒传播对气候的适应性在逐年上升,在我国,登革热发病率和致残率都有相当大的持续增长,2017年全年龄段的登革热发病率达到183.8/10万,与1990年相比增加了5.7倍。此外,多种气候敏感的虫媒传染病风险也在增加。有研究表明,如果气温上升1℃~2℃,我国南方地区的疟疾传播潜力将增加39%~140%。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柳叶刀倒计时亚洲中心主任、《柳叶刀倒计时报告》首席作者之一的蔡闻佳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极端高温天气增多,广大群众亟需增强防暑意识。

调整户外活动时间。当室外温度超过35℃时,最好避免外出活动,户外劳动者应尽量避开12~16点工作,尤其有高温预警时,相关单位有义务做好应急预案,及时调整劳动时间。

出行装备不能少。高温天出门最好涂抹防晒霜、穿上吸湿透气的防晒衣、戴好宽檐帽或打遮阳伞,条件允许的还可以带上小风扇等防暑物品。

及时补水。夏季要主动、多次、适量喝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户外劳动者应该每15~20分钟喝1杯水;如果疾病限制饮水量或者需要服用利尿剂,应及时询问医生合理的饮水量。

空调温度别太低。科学研究指出,25℃左右是人类最舒服的温度,考虑到节能减排,夏季空调温度可以设定为26℃,不过每个人抗冷热能力不同,可因人而异做出微小调整,但要注意不能开得过低,否则室内外温度差容易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

婴幼儿是中暑高发人群,家长尤其要小心,应时刻关注孩子的体温、出汗情况和精神状态,若发现婴幼儿体温过高且面色潮红、情绪易怒,嗜睡或昏迷等表现,家长要及时做降温处理,必要时就医。对于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家长和学校应加强防暑知识教育,天气炎热时,不要让其在室外进行体育活动,运动出汗后不要立即进入空调房或直接吹风扇。

在高温、高湿、低风速的环境下,一旦口渴多汗、四肢乏力、头晕头痛、心慌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升高等,就需要当心是中暑的表现。对于中暑的人,首先要让患者尽快脱离高温、高湿、低风速环境,随后可将冰袋或冷饮等放在患者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处进行冷却降温,并测量体温。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及时为其补充常温的糖盐水;如果已晕倒,需立刻送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责编:贾楠

主编:徐文婷

关键词:

热门推荐